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史伟云:加强食品包装管理有效降低废弃率
发布时间:2020-05-25 浏览量:1524
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为了第一时间传播全国两会声音、展现济南崭新形象,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将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,采用5G+4K+MGC+AI大型全网智媒报道形式,推出一系列更及时、更多元、更丰富的新闻产品,为广大受众和用户提供一场丰盛的全国两会“新闻盛宴”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 史伟云
时下“外卖”几乎成为餐饮业最常见的形式。然而,在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看来,一单食品外卖带来的一次性塑料盒、塑料袋、纸巾、筷子、塑料勺叉等废弃物至少有六种。因此他建议加强食品包装管理,建立外卖食品包装标准,实现可重复使用,有效地降低废弃率。
作为来自医疗界的一名代表,史伟云将履职尽责的关注点延伸到专业之外,商品过度包装的“老问题”中又出现新的浪费现象,引起他的注意。比如,包装盒越来越“脱实向虚”: 一件看上去又大又有面子且挺沉的茶礼,有礼盒(有时还有手提袋)、分包装、铝带等三四层包装。“整个礼盒重1.5公斤吧,而里面四小盒茶叶加起来也不过200克,原来茶叶只不过占了一成的分量。”这种现象引起了史伟云对包装浪费的思考。
“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浪费就是外卖带来的,必须引起重视。”史伟云以一单食品外卖为例,其带来的废弃包装有:若干个一次性塑料盒、纸巾、餐具(一次性木筷、塑料勺子、塑料叉子)、若干个塑料袋。他认为,这种过度包装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,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,也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,建设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不相适应。
因此,史伟云建议加强食品包装管理,降低包装空隙率、调整包装层数的确定标准、增加外卖食品包装要求,尤其在外卖食品包装规格、材质和可回收方面着重考虑。他说,最好通过建立外卖食品包装标准,统一规格,限制材料,实现可重复使用。
对于商品包装材料产生的废弃物,史伟云建议限制部分包装材料使用,并进行重点监管,主要是对包装用不可回收、不可再生材料,掩埋、丢弃对环境污染重的材料限制使用。“除了推广垃圾分类,我建议用价格杠杆加强管理,比如研究完善限制过度包装的价格政策,对销售包装独立出售。”他解释说,现在社会上绝大部商品包装都是销售包装,即为了商品美观的形象销售包装,可以探索实行商品与包装分开销售,与商品分开销售的独立包装明码标价,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购买包装。